|
陜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發布賦能數字經濟,服務高質量發展。5月12日,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舉辦的“陜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發布會”在西安召開,竇敬麗副省長對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的建成和運行給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 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徐開明向與會來賓致歡迎辭,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許秋雯、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根平分別致辭。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陜西局副局長申旭平,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副主任王洪亮、省商務廳副廳長范萬春,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市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社宏,省委網信辦二級巡視員王創,省知識產權局二級巡視員楊恩亮,省體育局二級巡視員吳予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總規劃師楊帆,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總工程師劉云峰,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書記焦莉麗等有關領導出席發布會。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占宏主持發布會。 陜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啟動開通 與會廳局級領導共同啟動開通陜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發布會播放了《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宣傳片》,自然資源部陜西基礎地理信息中心介紹了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內容與功能,并與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煤(西安)地下空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陜西省自然資源信息中心、陜西省環境信息中心、陜西省農業宣傳信息中心、長安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科技大學共九家企事業單位和高校進行了現場簽約儀式。 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徐開明致辭 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徐開明表示,地理信息作為基礎性、公共性、載體性數據資源和重要生產要素,是準確掌握國情國力、提高管理決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建設的數據基礎底板,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具有基礎性、先行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緊跟數字經濟、數字中國、數字政府以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等戰略需求,針對測繪地理信息生產、服務、應用各環節存在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以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謀劃啟動開展新型基礎測繪生產服務體系構建工作,加速推進時空信息“新基建”,構建了新一代地理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積極探索開展了測繪與其他各專業領域融合創新發展的新型服務保障體系。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的發布實現了海量地理空間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為推動解決數據孤島、產品標準不統一、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地理信息安全隱患等問題提供了新方案,將為省級各部門、各行業提供時空信息獲取、處理、應用等公共服務,充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推動各類地理信息數據、基礎設施成為“單位共建、行業共用、全省共享”的開放資源。此次成果發布,是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需求為牽引,以問題為導向,積極破解難題助力我省重大戰略實施和重大工程建設的重要舉措和重點工作,同時也是高質量承擔測繪部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職能的具體體現。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豐富產品形式,拓展服務領域,強化內在素質,打造知名品牌,著力解決好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與政府決策、與百姓生活、與各行各業需求“最后一公里”問題,以一流的平臺、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服務,與大家攜手發展、共創輝煌。 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許秋雯致辭 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許秋雯指出,在省委省政府和自然資源部的正確領導下,省自然資源廳和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雙方支撐保障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職責相近、目標一致,在黨的建設、技術交流合作、成果保障及服務、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優勢互補、融合共進,既為測繪地理信息融入自然資源管理工作大格局提供了廳局業務協作的生動范例,也為地理信息更好服務陜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大有可為的平臺。2018年機構改革后,測繪地理信息部門成為自然資源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成為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秦嶺生態保護智能化信息化監管、智慧黃河信息平臺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和政治任務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學支撐自然資源管理逐步成為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主責主業,測繪與自然資源管理的融合、交流逐步深化、持續拓展。此次陜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的發布,將充分釋放地理空間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的價值,推動各類地理信息數據、基礎設施成為全省開放共享共用的資源,打破不同行業、不同領域間的數據煙囪和信息孤島,加速地理空間數據與其他領域數據間的融合共用,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生產調度、生活規劃以及各行各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省自然資源廳將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一道,圍繞自然資源“兩統一”核心職責加強工作融合,拓展業務合作領域,用好用活用足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數據、平臺等在自然資源領域的全方位應用、全鏈條服務,齊心協力做好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國土空間優化管控、生態保護修復等工作,努力為全省數字經濟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陜西省政務大數據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根平指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引領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社會建設,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加快數字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此次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的發布,是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胸懷“國之大者”和“省之要者”,積極落實并踐行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建設決策部署的主動作為,是圍繞職能職責推進地理空間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充分體現了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以及全省測繪系統干部職工的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擔當。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省北斗衛星導航位置服務平臺、省遙感數據服務平臺以及其中所匯集的海量數據資源,將進一步夯實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經濟建設的時空數據基礎底板,有效滿足我省政務應用對地理空間數據的應用需求,將廣泛應用于我省政府管理、行業應用等相關領域。希望省測繪地理信息局聚焦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及各廳局單位業務需求,更好發揮地理信息的基礎性支撐作用,持續推進以三個平臺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現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向數據資產轉變,推動全省地理空間信息資源的統籌協調和協同共享,充分發揮測繪地理信息在全省數字政府建設中的公共服務價值,為陜西省數字政府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陜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作為新一代地理空間信息基礎設施,主要依托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建設了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省北斗導航位置服務平臺、省衛星遙感數據服務平臺。其中,陜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分為涉密版、政務版和公眾版三個版本,涵蓋政區、道路、水系、居民地等10大類約1100多萬條地理信息數據資源,可在線提供地理底圖服務、地理要素服務、地理分析服務等,目前已形成一百余個在線應用;陜西省北斗導航位置服務平臺面向全省行業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科研機構提供全天候導航和定位服務,實時定位精度平面優于±3厘米、高程優于±5厘米,實現陜西全境覆蓋和周邊8個省區跨省交界區域的無縫服務;陜西省衛星遙感數據服務平臺匯集了多源、多尺度、多光譜國內外公益和商業性衛星影像,以多源衛星數據獲取和海量遙感數據資源為基礎,實現全省優于2米分辨率衛星影像每2個月覆蓋一次,優于1米分辨率衛星影像6個月覆蓋一次,重點區域按需實時獲取。 自然資源部、陜西省委省政府共30多個廳局,各設區市、楊凌示范區、韓城市共12個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陜西省高校與企事業單位代表共50多家,陜西省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媒體記者、局屬事業單位等260余人參加會議。 |